谷雨收寒,茶烟飏晓。不知不觉,已迎来了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。
雨生百谷,土膏脉动,此时的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。温暖而湿润的空气,也为菌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
早春播种的香菇,在春末正值收获季节。抓住春日的尾巴,摘一些香菇,在菇中酿入鲜肉,将暮春裹着肉香藏入口中。
一道造型别致、口感浓郁的香菇酿肉就完成了。
尝一个底部嵌入了牛肉的香菇,大快朵颐。
肉汁伴着菌类的香气,咀嚼间,仿佛山林中的鲜味都被囊入口中,滋味甘腴。古时人们把菌类统称为蕈,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咏一诗《蕈子》,当中写道:“响如鹅掌味如蜜”“香留齿牙麝莫及”。
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令人垂涎欲滴,香菇在当时就已有了人工栽培技术,在南宋何澹主持修撰的《龙泉县志》中,用185个字记载了当时龙泉、庆元、景宁的菇民利用孢子栽培香菇的“砍花法”和“惊蕈术”。
如今的丽水,依托着数百年来的积淀,已是浙江盛产香菇之地。
中国人对于美好食物的追求,古往今来,一脉相承。古人的在探寻奇妙规律的同时,依然保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。这份智慧传承至今,让我们得一份精良的食材,烹一道美味的佳肴,飨一份怡然的口福,品一片缤纷的春色。